经济信息技术及管理 博士点

2011-09-23


一、学科概况简要描述(主要包括学科内涵、研究内容)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的技术和管理创新之中,成为国民经济中影响生产力发展最具活力的要素之一,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性技术。经济信息处理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及经济活动的信息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经济活动中产生了大量的经济信息,如何利用和处理这些信息,是提高经济活动决策水平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关键。本学科是在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研究经济信息的收集、处理及管理等相关理论、方法及应用技术,研究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经济过程中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研究经济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本学科主要研究管理方法和信息处理技术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理论和技术实现,包括经济信息处理理论和模型、经济信息系统的规划和开发、研究网络环境下新的经济现象和模式,重点分析金融领域信息管理和处理技术、金融信息服务、金融新产品设计和开发、电子银行和网络银行、现代支付系统、信息化环境下的金融监管、电子商务环境下网上支付模式和电子货币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等。目前设置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1)金融信息管理及智能决策,(2)现代支付技术及系统研究,(3)电子商务技术及管理。

    经教育部备案批准,西南财经大学于2004年在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立“经济信息技术及管理”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并于2007年开始招生,已有1人顺利毕业,现有在读博士生15人。

二、学科学术梯队简介

    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独立建制的211重点大学,原属中国人民银行行属重点院校,其经济学和金融学是全国的重点学科,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学校一直重视信息及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金融信息化和支付清算专业方向的建设,多年来形成了一支从事经济信息技术及管理和金融信息化的教学与科研队伍。经济信息技术及管理学科拥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学缘结构良好的学术梯队,现有教师2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教授7人、副教授12人,其中多位教师具有国外博士学位。在该领域的许多教师具有来自计算机、信息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领域,容易形成学科复合交叉,对培养既具备信息技术知识又熟悉工商管理业务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学科培养方案(含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主要培养环节及学位论文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具有经济信息技术及管理知识,能够独立从事该领域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主要培养环节及学位论文要求

1、培养方式和考核方式

(1)培养方式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着重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学会进行有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并能有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合作科研的协调能力。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并组成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协助导师工作。充分发挥导师、指导小组成员和博士研究生的积极性,师生合作,教学相长,采取行之有效、灵活多样的培养方法,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培养质量。博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由研究生部具体负责。具体作法为:

    ①由于该专业以应用技术为背景,具有经济和管理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在主要实行导师负责制的基本原则下,成立博士研究生培养指导小组,进行集体指导,并可聘用其它相关学科专家学者协助参与指导,以突出多学科专业培养的特点。

    ②每学期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提出学习计划,并由指导小组研究,导师批准执行,以提高培养的质量和学生独立学习和研究能力。

    ③参与合作单位的课题研究工作,培养实践能力,提高实际科研开发的水平。

    ④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所选研究方向进行基础性的有创新意义的研究工作,做出具有创新的、应用性强的研究成果。

    ⑤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身体健康。

(2)考核方式

    考试方式可采用笔试、包括读书笔记、项目研究报告、课堂笔试等多种形式;也可采用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评分采用百分制。专业课程的考试方式原则由指导小组研究,导师同意执行;公共课的考试方式按学校的规定执行。

(3)个人培养计划

    博士研究生应根据“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在学院组织下完成 “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

2、质量保证措施

 (1)中期考核:博士研究生应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完成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具体要求见《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

 (2)科研训练:博士研究生应在论文答辩申请前完成科研训练。其中主讲学术报告至少一次,2个学分;发表学术论文2个学分,具体要求见《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成果要求及认定办法》。

 (3)社会实践与教学实践:博士研究生应在论文答辩申请前完成社会实践与教学实践,2个学分。具体要求见《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办法》。

3、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的时间和工作量要求

   ①博士研究生应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完成文献综述和学位论文开题工作,2个学分。

   ②学位论文8个学分。从论文开题至论文答辩申请前,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2个月。

   ③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定稿前,各学院应对其进行预答辩。

(2)学位论文工作的地位、作用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措施,学位论文选题、开题论证报告等方面的要求。学位论文形式与格式的要求见《西南财经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形式与格式的基本要求》。

   ①进行科学研究,撰写学位论文,是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核心。博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主要精力应集中于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从论文开题至论文答辩申请前,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2个月。

   ②博士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明确研究方向,收集资料,撰写文献综述报告,进行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并在教研室作论文选题报告,听取意见。论文选题确定后,应拟定具体的工作计划。

   ③博士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工作和学位论文工作按照本学科特点,可以是接触学科前沿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也可以是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研究课题和博士学位论文应强调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并尽可能与导师及所在博士点所承担的重要科研项目相结合,以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理论和应用基础问题、以及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为背景,在研究中强调前沿性、系统性和创新性。要从撰写立项论证报告、申请课题、承担项目研究和成果鉴定等环节着手,培养博士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组织科研活动的能力,让博士研究生在科研实践中增长才干。

   ④博士学位论文是衡量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独立按期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应当能够反映博士研究生掌握了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能表明博士研究生已具备了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博士研究生论文应是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在科学或专门技术方面做出创造性成果,并且能够在其系统性、先进性、创造性方面反映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

   ⑤为促进博士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上的创造能力的培养,提高博士学位质量,在进行论文工作中,论文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论文工作计划、论文评审和答辩)都应齐全。鼓励和支持博士研究生广泛参加各种类型的专题讲座和学术讨论,吸取新的学术见解和方法,增厚充实学位论文的内容。

   ⑥在论文答辩前,博士研究生必须按照校学位委员会的相关规定修完规定的学分、发表文章或取得成果。

   ⑦博士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后,经导师及指导小组审核,认定符合答辩要求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审核工作。

 

 

打印文章 浏览次数